中国女排的接应位置一直备受挑战。她们需要同时具备进攻、防守和一传技能,有时还要兼顾二传责任。如果不承担一传,就必须有比主攻更出色的攻击力;而一旦承担一传,接应的进攻效果往往会受到影响。然而目前中国女排缺乏能接满六轮一传的主攻球员,这导致接应只能分担责任。除非培养出一个能胜任一传并比主攻更强攻的接应,否则只能继续依靠主攻来分担一传任务。
曾在巴黎奥运会上闪耀一时的龚翔宇,却在与土耳其女排的比赛中受伤,此后备受折磨。她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都遭受到了严重考验,也许她自己已经意识到与国家队和国际大赛的匹配度存在困难。若中国女排仍然依赖龚翔宇一人,未来能否击败日本队仍是一个悬念。
从上届副攻郑益昕到本届主攻唐欣,接应的问题始终凸显出尴尬。换言之,中国女排的接应选材存在问题。龚翔宇虽然长期担任主力接应,但实际上是由二传位置转型而来。在过去三届世锦赛中,龚翔宇的进攻表现平平,而更为可怕的是她始终没有合适的替补。这不仅暴露出中国队战术结构上的缺陷,也揭示了基层教练短视的问题。
中国排球界普遍存在着过于注重个子高矮的问题,导致许多潜在接应球员因此放弃突破自己的潜力。相比之下,主攻位置却可以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这不利于球员自身成长。在攻势排球盛行的今天,中国排球界迫切需要调整对接应选材的理念,让接应重新回归到正位。尽管困难重重,但改变势在必行,否则与世界顶级强队的差距将会越拉越大。
发布于:广东省涨8配资-配资网上开户-股票配资杠杆-股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