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若哲,1963年10月出生,广东人,汉族。1986年7月至 2023年10月,邓若哲任职于广东省深圳市环境水务集团,主要负责城市供排水服务及水环境治理与维护工作,亲身见证并融入了城市水务的发展进程。
2023年退休后,邓若哲将精力投入到摄影及短视频的拍摄与剪辑学习中。这份对摄影的热爱,让他主动拓宽学习路径:不仅寻访名师专家请教构图技巧、光影运用等专业知识,也常与其他摄影爱好者交流拍摄心得,在街头巷尾的实景拍摄中打磨技术,在后期剪辑的反复调试中积累经验,在持续的实践与钻研中稳步提升。
如今,邓若哲退休后的生活因摄影爱好而焕发新的活力。从工作中的严谨务实,到摄影世界的光影探索,不同阶段的专注与投入相互交织,让日子始终透着充实与鲜活。他享受着在学习中进步的过程,也在镜头里发现着生活的更多可能。
展开剩余69%获奖作品赏析:
这幅由邓若哲老师创作的摄影作品《驼队走了》,用黑白影调铺陈出一种厚重而沉静的叙事氛围,画面虽寂静无声,却让人仿佛能听到风吹沙丘、驼铃远去的回响。
首先,整幅作品的构图极为讲究,前景中那辆倒伏在沙丘上的破旧木车,是画面的视觉锚点,既具形式美感,又富有象征意味。其饱经风霜的模样似乎在诉说着某段早已远去的历史。远处驼队的剪影则成为叙事的线索,悄然地穿过地平线,留给观众一个耐人寻味的背影。它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纵深感,也赋予了整个场景一种时间与空间交织的张力。
邓老师在黑白灰的调度上展现出了极强的艺术控制力。夜幕下的沙丘通过光影反差展现出细腻的肌理,仿佛可以感受到沙粒的冷峻与起伏。月亮高悬在天际,为整个画面注入一丝神秘感,也使视觉重心在天与地之间形成巧妙的呼应。尤其是那一缕淡淡的光云横贯天际,如诗如画,为画面增添一抹柔和与流动之感。
值得称道的是,作品的情感表达极为深邃。题为《驼队走了》,意在“人去驼影留”,既描绘了沙漠中的一段旅程,又暗含着对历史、迁徙与消逝的追忆。这种用意不仅拓展了画面的叙事层次,也赋予了观者足够的想象空间。摄影不仅是记录,更是抒发——而邓老师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
总体而言,《驼队走了》不仅是一幅摄影作品,更像是一则视觉叙事诗,静谧中有张力,简约中见深意。邓若哲老师通过精湛的构图与深邃的意境,将沙漠之美与人文感怀融于一体。再次祝贺邓老师,期待未来创作中带来更多打动人心的艺术表达。
其他作品欣赏:
发布于:福建省涨8配资-配资网上开户-股票配资杠杆-股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