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8月28日,古老的泉城——济南,笼罩在一片雾霭沉沉之中。就在这一天,一位身着青布长衫,体格瘦弱,面容端庄清秀,棱角分明,下颏长满短须的人,戴着沉重的手铐脚镣,同13位遇难的战友从容而坚定地站在刑车上。刑车在街上缓缓地前行。这位40岁的身着长衫者站在车厢前首,他昂首苍天,气宇轩昂。在走向行刑地点的时刻,他回首望望战友,亲切地鼓励道:“同志们,我们这是走向胜利,不是走向死亡,来,让我们高唱《国际歌》,挺起胸膛来前进!”在生命的最后一息,他还高喊着:“中国共产党万岁!”
在白色恐怖下,这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优秀共产党员,就是当时省委联络站站长——耿贞元同志。
耿贞元,又名耿精一,字子健。1893年,他出生在广饶县黄丘镇(现属李鹊镇)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里。从小过多的生活磨难,使性格倔强的“保全”(耿贞元的乳名)变得异常聪慧和机灵。村里人都说:“保全这孩子别看成天沉默寡言,心里可什么都装得下。”也有的说:“保全将来定是个有出息的孩子。”人们的赞赏,给这个世代贫困的家庭带来一线微茫的希望。于是,全家节衣缩食,尽其所有,把他送进了村里的私塾。在学校里,保全日夜苦读,从《三字经》开始,他很快就背熟了《百家姓》《杂字》《千字文》这些基础课。接着,他又熟读了四书五经等书。百十户的黄丘镇,不几年的功夫,保全就成了出名的小秀才。
展开剩余87%黄丘镇过去是个小驿站,它是东南通青州、西南通临淄城、北通乐安城3条官道的交叉。镇虽不大,却是个颇热闹的地方,村边10米多的大土墩,既是官府的瞭望哨,又是过路客商经常歇脚的地方。幼年的耿贞元在这里扩大了视野,目睹到不少三教九流的东西。冷酷的现实,使他认识到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地方官吏的奸诈苛刻,老百姓的可叹可悲。在苦闷彷徨中,他上下求索着。他疾恶这黑暗的社会。为了生存,也为了找到一种精神寄托,慢慢地,从密麻麻的生活缝隙中,他怀着一种试探和好奇的心理,便和算命先生结成了好友,跟他们学测字,学《金口诀》,学《麻衣相》。从此,便酷爱起了六爻八卦,开始了他的流浪生涯。人们经常见他挎着长方形的小拜匣,手敲云板,走村串户。凭着他的机智和聪敏,察颜观色,刺探着每个求访者心底的秘密,接着像医生诊断病情一样给开出恰如其分的方子。穷苦人找他,他分文不收,报之以深切的同情,同时,尽量帮助他们出主意,想办法,以解决生活上的实际困难。邪恶者找他,他往往问不上几句,就能把握住对方的来意,然后来个顺手牵羊,不断地眨着眼睛,侃侃而谈,使对方大有谈虎色变之感。因为他关心穷人,体贴穷人,为穷人主持正义和公道,所以方圆十几里的群众,有事求他,有难找他,和耿贞元的关系特别的好。
1921年,马列主义就像闪光的金火轮子,在山东大地播撒着火种。1924年春,广饶南部以刘良才为首的刘集村中共第一个党支部在黑夜沉沉中诞生了,它像一股巨大的潜流孕育着狂涛。这一年春节,大王桥的三天大戏,吸引着方圆几十里的群众。正月十五这天,离大王桥20里的耿贞元身背拜匣,手拿云板,匆匆地散心凑热闹来了;离此地仅有3里地的刘良才也和同伴们看戏来了。在干涸的阳河岸边的大河滩里,在万人攒动的人群中,这两位早就相识的故交见面了。刘良才把他领到家里,向他讲了不少革命的道理。并让他阅读了1920年出版的《共产党宣言》。强烈的忧国忧民之心,使他更感到身上担子的沉重。十几天以后,他徒步50里,来到较繁华的青州,到党的活动较早的青州十中和第四师范住了几天。在这里接触了李殿龙、刘俊才等不少进步青年,听了许多革命的道理,他的思想渐渐成熟起来。他决心献身于共产主义这一拯救中国苦难的伟大事业。不久,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长期的探索、追求,一经找到真理,耿贞元便把自己的整个身心全部交给她,并为她兢兢业业去努力奋斗。他仍以占卜、算卦为名,走村串巷,广泛接触群众,了解群众的疾苦。根据不同的对象,向人们渗透着翻身求解放的道理。他常说:“世道总这样下去是不行了,天要变,人要变,世道也要变。”特别是在穷人家里,他总是滔滔不绝地讲着现状,讲着未来,讲着世道要变的原因。久而久之,人们心中禁锢的冰冻开始溶化了,对未来的向往唤起了人们改变现状的欲望。有些穷哥们主动找他谈心:“老耿,你说的话都在俺心里,拼死挤活地干,总是挨饿受气,没有一天松快日子,是得想个法子改改。”在骨干分子不断觉悟的基础上,他秘密发展党员,不断扩大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当时,我县广南一带,从刘集到延集,从延集到黄丘一带,十几个村子都有我党的组织活动,这与刘良才、延春城和耿贞元的努力工作是分不开的。
1926年夏,接近麦收时节,黄丘镇附近的几个村子,许多人家缺粮断炊。每天早晨,不少人拿锄扛镢聚集在黄丘镇街头,等富户人家来雇短工寻觅汉,借以糊口度日。而顾主见市上人多,总是把工价压得低了又低,干一天只给几个小铜钱。眼看麦子黄梢要开镰了,耿贞元先串通好十几个穷哥们,一天大清早,他赶到短工市场上,向众人说道:“乡亲们,咱们上市找活的都是穷人,累死累活干一天,只给几个小铜钱,这怎么行?从今天起,不提高工价,咱们不干了,让他们的麦子烂在地里。”在耿贞元的宣传和骨干分子的带动下,果然一个下市干活的也没有。在大伙齐心协力的斗争下,短工的工价增到每天3吊钱,取得了罢市的胜利。慢慢地,耿贞元不仅是算命先生,而且成了黄丘镇方圆十几里穷苦人心目中的领袖人物。
在周围十几个村子里,由于耿贞元辛勤的工作,在不长的时间里,他秘密发展了近20名党员,党的组织在这一带迅速扩大,党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广。不少村子里办起了农民夜校,组织了穷人互济会,开展了“吃坡”斗争,各项工作都搞得有声有色,群众志气大振,精神面貌为之一新。看到群众的觉悟,看到共产党在群众中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耿贞元深有感触地说:“只要有共产党,中国就有希望,人民就一定会好起来。”他工作起来更是无私无畏,机智而泼辣。
1927年,国民党公开叛变革命,一时白色恐怖笼罩着全国大小城镇。消息一传到广饶,人们的心里就像当头浇了一盆冷水。有些人悲观失望,有的党员则开始动摇妥协,而耿贞元和广南的绝大部分党员和骨干,却信心十足,坚贞不屈,毫不计较个人的安危。耿贞元就像苍劲的松柏一样,傲霜斗雪,奔走于广饶和临淄北部各地,联系着各处党的组织,传递消息,鼓动党员和群众。当时,他曾对爱人王玉香和别人说过:“革命不会一帆风顺,随时都可能牺牲。为了将来,为了劳苦大众,死是值得的。”
与此同时,山东各地的党组织处在最残酷最恶劣的斗争环境中。省委和各地的党组织屡次遭到破坏,省委机关一日数迁,负责同志经常改名换姓,这就给各地党组织和省委接头联系带来了重重困难,党的组织联系往往因接头而发生危险,造成损失。为了摆脱这一被动局面,省委便把耿贞元同志调到济南,让他担起了联络站站长这一重任。
从此,在泉城算卦先生的行列中,又多了一个身穿长衫、头戴红疙瘩帽的人,他就是耿贞元。按省委的指示,在趵突泉的后街,他设下了卦摊。每天从早到晚,他总是安详地坐在矮凳上,身前地上铺着一块3尺见方的白布,和他朝夕相伴的拜匣放在上面;在拜匣的一旁,放着一只精制的鸟笼,笼中那只会抽帖的小黄鸟玲珑巧怪,跳来跳去,不时发出悦耳的鸣叫。他的身后是一棵虎口粗的垂柳,垂柳的枝杈上斜斜地插缚着一根不长的细杆,细杆顶端的布条上,工整地写着“活神仙”3个醒目的正楷字。来求他算命的人,不管是算卦、抽帖还是测字,他都样样精通,说起行话来头头是道,又使你在不知不觉中领受着革命的道理。凭着他丰富的斗争经验,即使在敌人的眼皮底下,谁也不会怀疑他就是山东省委的联络站站长。
自从他担任了这一工作后,各地来省委接头的同志减少了不少麻烦,消除了不少危险。只要你以求卜测字的方式,把介绍信或证号交给他,他就会把省委的暗号和地址告诉你,使你毫不费难而且非常安全地找到省委的负责同志。
后来,省委在济南工作越来越艰苦,为了避免敌人的尾追侦察,根据工作需要,省委机关转移到了青岛,他的卦摊也很快又出现在青岛繁华的市面上。
有一次,青岛福罗洋行的总经理因盼子心切找到他,要他算算自己将要生育的太太是生男孩还是生个女孩?耿贞元不慌不忙问了太太的生日时辰、怀胎月份,便一本正经地算起来。他口中念念有词,最后十分肯定地说:“太太必定生一男孩。”不久,果然生了一个男孩,总经理夫妇十分欢喜。一日,把耿贞元请到家中,十分款待,还特赏给他5块现大洋以作酬谢,并逢人就说:“算卦的耿先生神机妙算,真令我佩服。”从此,“活神仙”的美名一时传遍青岛。这一偶然的巧合,给耿贞元的革命活动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1930年的时候,广饶县的延春城同志去青岛找省委联系工作,在街上询问耿贞元的下落。有一位市民冲口而出说:“你找活神仙耿先生吗?我领你去!”春城同志很快便和省委接上了关系,汇报了情况。
在艰辛恐怖的岁月里,耿贞元同志还经常受省委委托,到山东各地去巡视工作,了解情况,掌握动态,以便省委及时采取措施和部署工作。在省委工作几年来,不管环境多么恶劣,任务多么艰巨,只要是需要,他总是怀着一个坚定的信念,身挎拜匣,果敢而巧妙地去完成。他的足迹几乎走遍了整个山东大地。他不愧是党的一名优秀的革命战士。
1932年8月,益都爆发了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起义,由于组织安排不周和某些人的过激行动,起义旋即遭到了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益都,国民党反动派张牙舞爪,杀气腾腾,到处搜捕共产党。这时,耿贞元同志恰巧被省委派到这里巡视工作。他看到如此严重的局面,心急火燎,十分惦念同志们的安全。
8月18日夜,耿贞元在益都县圣水村魏天民家里,正和益都县的部分党员秘密开会,商量应付和摆脱敌人追捕的办法。由于村中坏人告密,19日天将拂晓,耿贞元同志不幸被捕。
8月27日,耿贞元同志连同暴动被捕的27人,被敌人用铁甲车从益都解往济南。为了避免敌人的野蛮刑讯和侮辱,他决心在铁甲车上碰头自杀,以对抗敌人,当时被同车遇难的战友郑心亭、牛瑞亭等同志所劝阻。
到了济南后,27人都押到了省公安局的拘留所里,耿贞元是和郑心亭、张基亭、牛瑞亭同押在一个房间里。耿贞元对其他3同志说:“我们既然已被敌人捉来,就只有为党牺牲,以自己的生命来捍卫党的光荣,保持一个共产党员的革命气节。”他的话给遇难战友以极大鼓舞,坚定了同志们对敌斗争的意志。
耿贞元同志尽管被韩复榘亲自提审几次,几经严刑逼讯,但他始终镇定如常,不哼一声,不叫一声。韩复榘气急败坏,最后将耿贞元同志判决为“暴动现刑犯”,立即执行枪杀。当他听到处死刑时,他平静地对战友说:“没有什么可惋惜的,唯一的惋惜是我做的工作还不够,没有看到新社会的到来。”
耿贞元的牺牲,引起了同志们的极大悲痛,凡在广饶、济南、青岛等地和他工作过的同志,以及熟悉他的人们,都感到莫大的损失,同时也更激发了他们的革命斗志。
抗日战争开始后,广南之所以能迅速建立“四边”抗日根据地,成为渤海区的策源地之一,这与耿贞元同志生前的革命工作是分不开的。他的壮烈的革命事迹,我们是永远不能忘怀的。在我县的革命斗争史上,耿贞元是共产党在我县的先驱者之一。
本文作者:钟述一
内容来源《广饶文史集粹》
编辑:张华凯
发布于:北京市涨8配资-配资网上开户-股票配资杠杆-股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